新闻和文章

从癌症诊断到康复之路

从孟加拉国远道而来求医的Mohammad Ali Khan先生,在医疗团队的悉心照料下找到了如家般的温暖。
眼前这位身着洁白传统长袍(PANJABI)、谈笑风生的男士,与2019年11月初抵新加坡时那个沉默紧绷的胃癌患者判若两人。
现年51岁的Mohammad Ali Khan先生已恢复健康,笑容里再也找不到当年三期胃贲门癌患者的影子。作为孟加拉服装贸易商人,他最初因持续食欲减退和反复发热察觉异样。“首诊医生认为只是普通胃病,”他回忆道,“医生表示没有大碍,给我开具了一些缓解胃部不适的药物。”“但症状始终未见好转,三四个月后,另一位医生建议我做胃镜检查。”
胃镜及后续活检结果显示,他的胃部存在巨大恶性肿瘤,并已扩散至食管。这个结果让Ali先生一度陷入绝望,他开始通过祈祷和慈善行为寻求慰藉,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全家人都深受打击。Ali先生的五个兄弟、三个姐妹与母亲、妻儿齐聚家中,日夜为他祈祷。在一次家庭聚会中,他的长兄提议前往新加坡接受治疗。
这个建议重燃了Ali先生的希望。他立即申请签证,并在七天内获批。一个月后,他与家人抵达新加坡,先后拜访了外科医生和肿瘤内科专家。
细节之处见真章
治疗方案包括八个周期的化疗和肿瘤切除手术。作为一位善于观察的患者,Ali先生对医生们专业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细节印象深刻。
第一次问诊时,Ali先生带了三位家人,但诊室只有两把椅子。“医生什么都没说,先安排我坐下,然后默默从隔壁搬来椅子让我的家人就座。”他回忆道。“在其他地方,像他这样资历的专家可能只需按个铃让人代劳!但他却如此平易近人。”Ali先生感慨道。
铭刻于心的温柔照护
医疗团队的细腻关怀让Ali先生深受触动。护士为他擦浴时动作轻柔如对待易碎品;抽血师的技术精湛到几乎无痛感。
一位翻译回忆初次见面的场景。当时,他的兄弟姐妹和侄子侄女们一路陪伴他前来就医。“家人们坐在诊室里,神情黯然。而他整日沉默不语,几乎没说一句话,”翻译回忆道。“但在我陪同他们一次次就诊的过程中,他渐渐对我敞开了心扉。”每当他需要倾诉忧虑时,她总是耐心聆听,用温暖的话语重燃他的希望。医患情谊跨越时光长河,Ali先生一家与医疗团队至今仍保持着朋友般的联系。
“那些温暖的关怀直抵心底,”他动情地说,“这应是所有医院对待患者的方式。医护的仁心仁术,让人仿佛病已愈半。”
勇闯治疗难关
2020年1月手术前,Ali先生每15天往返新孟两国完成前四次化疗。休养恢复后,他返回家乡,但为完成最后两个周期的化疗再度赴新。
然而,新冠疫情打乱计划,一旦离开新加坡,他将无法返程完成最后两个化疗周期。因无法预知疫情限制将持续多久,他最终决定回国。他的肿瘤科医生迅速为他在孟加拉安排了最后两次化疗,并根据当地可用药物批准了等效化疗方案。
疫情期间,医生始终通过远程诊疗密切追踪其康复情况。去年,医生在访问孟加拉时专程与Ali先生一家会面。
“我儿子兴奋地与医生讨论我的治疗方案,”Ali先生说,“医生表示,只要度过五年生存期,癌症复发概率将微乎其微。”
如今,癌症已痊愈的他满怀感激,感谢那些为他祈祷、悉心照料他的家人和朋友,也感谢新加坡的医疗团队给了他希望。
“在新加坡接受治疗时感受到的真诚与温暖,每个细节都如电影画面般历历在目。”
Mohammad Ali Khan 先生,孟加拉赴新加坡抗癌患者回顾抗癌之旅
发表于 | 近距离接触 |
标签 | 胃癌 |
阅读更多关于 | 胃癌 |
发布 | 01 七月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