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和文章
居家简易的盆底训练
您是否因癌症或癌症治疗导致盆底肌无力?客座物理治疗师Esther Lim博士解释了盆底肌无力的一些常见症状,并分享了一些简单的居家盆底训练方法。
由于癌症或癌症治疗导致盆底肌无力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咳嗽以及喷嚏、跳跃或跑步时意外漏尿。他们甚至可能在弯腰取物时漏尿。
这类尿漏也称为压力性尿失禁(SUI)。当患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时,这强烈表示盆底肌的无力。随着病情恶化,患者可能会停止所有的运动,甚至限制社交,以免发生意外漏尿。
幸运的是,有一些方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减轻不适,也提高生活质量。
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康复的修复不只限于“凯格尔(Kegels)”。这是对患者核心和骨盆稳定性的个人化评估,包括它们如何与日常活动相关联的。
康复治疗包括对膀胱和排便习惯以及性健康进行深入审查。将进行特定于盆底、髋关节和骨盆的特殊检查,以进一步确定需要额外干预的区域。有鉴于此,临床医生将制定一个独特的治疗计划,其中包括患者自己设定的康复目标。
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常设定的目标包括:
- 膀胱尿急、尿频和漏尿恢复正常
- 使患者能够完成日常活动且无任何症状表现
- 缓解便秘
- 使患者性生活时不再有疼痛,甚至达到性高潮
在我看来,盆底复健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意识--这些肌肉和身体的功能是看不见的,因此也常被遗忘。
盆底训练:练习开始前需了解的3件事
盆底薄弱的患者可通过居家简单训练加强盆底肌肉。
开始这些训练之前,您首先需要了解以下的三件事:
- 盆底肌位置
患者需了解自己的盆底肌位置。尽管听上去非常简单,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盆底肌位置,也不知道每天排尿或排便时都会使用盆底肌。
了解盆底肌的位置很重要,因为许多患者无法区分这个肌群。当被要求激活盆底肌肉时,许多患者通常会激活除盆底以外的其他每一块肌肉。
作为一名骨盆健康理疗师,我使用骨盆模型、彩色图表甚至视频等视觉工具指导我的患者了解自身的解剖结构。由于盆底肌肉附着于骨骼上,故容易触及的标志包括前面的耻骨联合以及后面的尾骨,我有时会从让患者用手指去感觉到这些标志的起始点来开始我的讲解。通常情况下,患者几乎可以立即发现自己的盆底不是一块小肌肉。
- 作用
盆底在日常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例如:
- 性功能(维持勃起、达到高潮)
- 肠和膀胱功能
- 支持您的盆腔器官
- 形成您的深核心肌肉底部
盆底肌肉收缩可能感觉类似于“挤压”或“抬举”。对于女性而言,会感觉背部、中间和前部通道的收紧,似乎阻止了尿液的流动。对于男性而言,会感觉类似于阴茎缩短,阴囊抬起,然后关闭后道,似乎阻止了尿液的流动。
- 练习,练习,练习!
重要的是要在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如骨盆健康理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这是为了能够纠正常见的错误如屏气,或使用其他肌肉如髋内收肌、臀肌和腹肌,而不是盆底肌本身。
尽管有个人指导,但仍有30%的盆底功能障碍女性无法正确进行训练。这证实掌握“Kegel”来进行盆底肌训练的难度极高。因此,强烈建议您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评估。
可居家尝试的简易训练
盆底肌肉由两种肌纤维组成:(1) 66%的慢收缩和 (2) 34%的快收缩。慢收缩纤维提供静息张力,从而支持盆腔器官。腹内压突然升高时,如咳嗽或喷嚏时,快速收缩纤维打开。针对慢收缩纤维和快收缩纤维的训练都是加强盆底所必需的部分。
耐力练习-提高力量和耐力
- 体位:屈膝仰卧,或侧卧。确保您感到舒适和放松,以便您能够专注于您的盆底肌肉。
- 技巧:收缩您的盆底肌肉,类似于您试图阻止尿液或气体排出。保持1-5秒。
- 放松5秒。
- 重复10次。
快速收缩-提升力量
- 体位:屈膝仰卧,或侧卧。
- 技巧:收缩您的盆底肌肉,类似于您试图阻止尿液或气体排出,力度与您试图拿起蓝莓时所需的力量相当。
- 尽快进行10次最大幅度收缩。
对于初学者而言,我通常让他们屈膝仰卧开始。这个体位下,盆底肌肉不必因对抗重力而收缩。
谷歌快速搜索“Kegels”或“盆底训练”时,可能会出现很多类似于臀桥动作的图片。我不建议进行这些练习,因为它们不会直接针对盆底。通常情况下,只有当患者在区分盆底方面仍存在困难时,我才会结合其他髋关节运动开具此类训练的处方。
盆底肌的训练频率
患者可从每天30次重复运动开始。这可能意味着上午10次,下午10次,晚上10次,或一次30次,但在10次重复之间应预留足够的休息时间。
对于某些患者,我会建议将其增加至每天60次重复。具体取决于个人及其病情。
一旦症状消退,我们就可以谈论逐渐减量的计划,也可以讨论如何将盆底训练纳入其日常生活。
盆底训练不是缓解盆底无力的快速解决方案。肌肉增量或增厚至少需要6-8周。个别情况下可能需要长达6个月的日常练习才能看到效果。即使您觉得这些练习尚未起效,也要继续坚持训练并确保训练进度。
发表于 | 癌症后的生活, 运动 |
标签 | 癌症与运动 |
阅读更多关于 |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颈癌 |
发布 01 五月 2023 |